黑卡的應用

黑卡的作用和漸層的 ND (減光鏡) 有點類似,一般而言,在進行風景攝影時, 例如,山間日落之際,山巒和天空之間,有一 EV 值差距;海岸日昇之時,海岸 和天空,也有一 EV 值差距。

尤其是在長時間曝光下,暗部與亮部的曝光差距會更大。若測光以暗部為主, 亮部必然過度曝光,飽和度不足,層次喪失;若測光以亮部為主,暗部會幾乎 變成黑色剪影,紀錄不到暗部的細節。

這個意思是,同一張影像的兩個區域,需要不同的曝光設定。

由此,便衍生出「黑卡」或「漸層減光鏡」的概念。

例如,我們若測出暗部需要 4 秒曝光,層次較佳;而亮部只需要 1 秒曝光, 超過便會損失細節。

那麼在拍攝時,我們可以拿一個張黑色(不反光)的卡紙,在亮部區域上下抖動 ,遮掉約 3 秒的曝光時間,如此,便可以達到我們預期的曝光效果,讓暗部及 明部的細節都呈現出來。

一般來講,曝光時間較久時(數秒鐘),會用黑卡來進行,而曝光時間較短時, 黑卡也來不及作業,便會使用漸層的 ND 鏡來做。

黑卡的缺點

傳統黑卡的哂蒙希鋵嵤怯行├_的:

1.它是憑經驗計算曝光時間,未必能夠很精準。

2.抖動必須有技巧,否則容易留下黑卡邊緣的成像痕跡。

3.會有某些小區域,曝光可能仍然不夠理想(例如起伏的山巒),這跟場景的 實際情況及哂媒涷炄杂嘘P聯。

4.若有多張相片要拍攝,長時間抖動黑卡,不免疲累 :)

軟體的模擬概念

從黑卡的概念,我們可以得知,用軟體來模擬黑卡,其實是相當容易的:

1.若是亮部和暗部的 EV 值不至於差太多,那麼可以只拍一張相片,以明部為 曝光依據,暗部的細節,可以使用 PI 「相乘倒數」+一個淡入的圖層( 漸層遮罩 ),將暗部細節 叫回來。

2.若是亮部和暗部的 EV 值真的差距太大,那麼需要(架腳架)拍攝兩張作品, 將兩張作品疊起來。

同樣,這個作業也要仰賴「淡入」( 漸層遮罩 )的圖層作業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inSh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